学会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组织系列科普讲座
近日,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邀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文林研究员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开展了系列科普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新颖有趣,给在座的同学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4月13日,李教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数学与天文学、数学与绘画”的讲座。讲座伊始,李教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同学们都说是因为有用、神奇、想在数学方面一探究竟。继而李教授告诉同学们数学的价值在于它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是其他科学的工具和语言,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杠杆,更是艺术创作的美的源泉。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 —“数学与天文学”中,李教授首先从《周髀算经》讲起,讲述了勾股定理与古人量天,还讲到了周公与商高、荣方与陈子,及同时期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使大家了解到数学与天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接着,李教授用图片讲解了人们如何通过精妙的计算和巧妙的数学规律来发现行星,并计算八大行星的位置与行星的运动。
讲座的第二部分 —“数学与绘画”则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之美。李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发现了隐藏在绘画中的数学知识。李教授讲到了一个个名词:透视学、黄金分割、分形曲线……;一个个地点:天坛、剑桥(数学桥)、赵州桥……;一个个人物:达芬奇、欧几里得、亚里士多德……。一幅由数学知识构成的精彩画卷在同学们认真的聆听中慢慢展开。
5月18日,李教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数学与物理”的讲座。李教授先从苹果落地的故事说起,引出了微积分与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的科学探索精神。同学们都认为牛顿小时候是一个神童,其实牛顿的中学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喜欢读书和自制玩具,再加上刻苦勤奋、锲而不舍,才取得了重大成就。李教授随后介绍了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发明之路。这些故事让同学们认识到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并且只有热爱科学、找到正确适当的科学方法,才能在科学领域有所突破。
两次讲座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数学不仅在课堂中,也在星空中、在艺术中,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好数学,就等同于为认知这个多彩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该系列科普讲座活动得到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的大力支持,并深受师生欢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推动数学科普工作,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努力成为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学会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