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我要入会  |  中文  |  English
祝贺!学会副理事长包刚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EURASC)院士
发布时间:2025-10-15 15:14      分享: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理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数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基础交叉研究院“数学+”交叉研究领域召集人包刚教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EURASC)院士。

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于2003年成立,是非营利、非政府的国际性学术荣誉组织,主要由在科学与技术前沿的科学、工程、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欧洲杰出学者组成,以促进科学与技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目前,EURASC在九个不同学科领域拥有来自40余个国家、约1000位院士,包括60余位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

1760512544473458.png

包刚,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1985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1991年在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1999年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2006年创建密歇根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MCIAM)并任主任。2009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于2010年全职回国工作。2010年至2020年担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科学学院院长。2020年至2022年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20年至2024年任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院长。2025年创建浙江大学数学交叉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包刚教授长期从事应用数学研究,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理论、算法及应用于精准探测方面做出了系统创新性研究,是该领域数学理论和科学计算的国际领军人物。其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发展了一般情形下波动方程反问题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反散射问题的多频稳定算法,系统地建立了衍射光栅问题的数学理论,提出了求解偏微分方程及反问题的弱对抗网络深度学习算法。

包刚教授曾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密歇根州立大学杰出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独立完成),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入选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SIAM Fellow),美国数学学会会士(AMS Fellow)。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曾任第九届国际应用反问题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评奖委员会委员、Maxwell奖评奖委员会主席。现任第十一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科学程序委员会委员。

包刚教授在J. Amer. Math. Soc.、SIAM系列、Inverse Problems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学者。现任国际反问题领域权威期刊Inverse Problems and Imaging 主编,现(曾)任SIAM J. Numer. Anal.、SIAM J. Appl. Math.、Inverse Problems、J.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20余个国际著名期刊编委。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和集成项目等。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教育部突破计划项目。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B202室 电话:010-62787525 建模竞赛咨询电话:010-62781785 学会总部办公基地(长沙)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龙喜路2号星沙区块链产业园三楼 电话:0731-86207515 学会邮箱:office@csiam.org.cn
战略合作伙伴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工业与 应用数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3763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