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第四届数学与航天交叉融合学术大会会议通知(第三轮)
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CSIAM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吉林大学、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理工大学、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信息体系与融合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力学与感知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数学与航天交叉融合学术大会,计划于2025年8月8-10日在长春举行。
本次会议将围绕未来巨星座智能与应用、6G时代下的空天信息网络、航空航天协同控制与决策、空间分布式探测、航空航天中的先进数学理论与方法等多个方向,开展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并进行同步征文,围绕数学与航天产业交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交流,旨在促进数学与航天的交叉融合发展,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欢迎从事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研究生以及工业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本次会议,展示最新成果,研讨热点问题,展望发展前景。
— 大会组织机构 —
大会主办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
大会承办
CSIAM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CSIAM-MSI)
东北师范大学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吉林大学
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理工大学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空间信息体系与融合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力学与感知工程学院
大会共同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 明 教 授(南方科技大学)
江 松 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汤 涛 教 授(广州南方学院)
李 勇 教 授(吉林大学)
李劲东 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张平文 教 授(武汉大学,CSIAM理事长)
杨孟飞 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SIAM-MSI主任)
黄云清 教 授(湘潭大学,CSIAM副理事长)
程序委员会主席
陈 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SIAM-MSI副主任)
程序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树海、马海全、王 栋、王小勇、王春朋、白 娥、刘乃金、成丽波、全英汇、孙昌浩、向雪霜、李 若、 张 然、李 意、张 聪、陈为胜、金世超、周庆瑞、贺广均、段崇棣、袁 帅、徐英祥、高艳超、崔万照、解永春、冀书关、霍卓玺
组织委员会主席
刘乃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SIAM-MSI秘书长)
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向雪霜(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CSIAM-MSI副秘书长)
徐英祥(东北师范大学)
组织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鉷、刘 俊、纪 楠、刘云贺、孙佳宁、孙昌浩、邸 男、邹永魁、胡洛佳、徐英祥、贾继伟、常 爽
— 会议日程 —
时间:2025年8月8-10日
地点:长春净月潭益田喜来登酒店(长春市净月区永顺路1777号)
日期 | 内容 |
8月8日下午 | 会议注册 |
8月9日上午 | 大会报告、特邀报告 |
8月9日下午 | 分会场报告、海报展示、企业展示 |
8月10日上午 | 大会报告、特邀报告 |
8月10日下午 | 分会场报告、海报展示、企业展示 |
注: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情况将逐步更新
— 大会报告信息 —
序号 | 大会主旨报告 | 报告人 |
1 | 待定 | 张平文 (武汉大学) |
2 | 待定 | 于明 (南方科技大学) |
序号 | 大会特邀报告 | 报告人 |
1 | 空间智能操作与交会对接技术: 从理论到实践 | 解永春 |
2 | 关于数学定义材料的想法与实践 | 沈清 |
3 | 待定 | 姜宇 |
4 | 面向飞行器智能协同的非线性最优制导理论与方法 | 陈征 |
5 | 待定 | 蒋凯 |
— 分会场信息 —
分会场1:未来巨星座智能技术与应用
随着航天技术商业化与人工智能革命的深度耦合,以低轨巨型星座为核心的空间基础设施正经历颠覆性变革。本论坛汇聚航天机构、AI实验室与政策制定者,围绕星群自主运行中的信息处理、任务管控、数据处理及应用等环节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展开,着重探讨自主化运行、协同化组网、一体化处理、智能处理及应用等技术前沿,同时就全域实时感知、多源信息融合、智能决策中枢等颠覆性应用场景进行深入交流,驱动空间技术革命向可持续、包容性未来迈进。
分会场主席:向雪霜、于树海、贺广均、周庆瑞
分会场秘书:孙昌浩、刘云贺、冯鹏铭
报告人:韦星星、刘晓东、孙海江、徐其志、高国明、张天一、关键、上官博屹、夏维、穆义芬、王增福、王志鹏、宫晓利、刘天鹏、朱孔林、白洋、桑峰、纪楠、张拯宁、于树海、张驰、巩加龙、王明常、王凤艳、毛德华、吴洪波、林楠
分会场2:航空航天中的先进数学理论与方法
本论坛聚焦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行器设计优化、轨道力学建模、发动机性能分析、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可靠性评估、空间信息处理与遥感反演等前沿领域,旨在探讨解决问题的先进数学方法及其理论,以数学方法助力航空航天快速发展。
分会场主席:徐英祥、贾继伟、王 坤
分会场秘书:刘 俊
报告人:杨小权、吴婷婷、李永祥、王坤、王名扬、张晨松、卢朓、史亚云、于毅、高忆先、雷娜、宗盛伟、卢珊、孙仲秋、孙佳宁、陶俊
分会场3:空间分布式探测
空间分布式探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红外或电磁手段,通过多个探测单元协同工作,以提高探测精度及覆盖范围的技术。除了应用于天文观测,该技术也预期突破对地观测精度、分辨率等技术极限。多平台协同可实现高频次、宽覆盖、多角度观测,满足高分辨率遥感反演、全球环境动态监测、大范围灾害应急响应等需求,支撑地球系统科学认知。发展此技术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
分会场主席:霍卓玺、王小勇、李 若、李文博
分会场秘书:殷恺琳
报告人:姜爱民、李凌、梁永辉、文仲、赵洁、冯云鹏、袁鑫、安其昌、于兴凯、韩宏伟、姜校顺、吴冠豪、刘小威、封晓华、乔艳、陈阳、林荣、钱霙婧、王凤敏、仓基荣、韦生吉、朱亚军、肖晶、盛峥、田玉玺、周鹤峰、于洋、龚秋成、杜博
分会场4:航天轨迹优化及最优制导技术
航天轨迹优化及最优制导技术是支撑现代航天任务的核心技术,但在复杂约束下航天轨迹优化及最优制导存在收敛性、实时性、最优性等问题。随着新型计算方法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航天轨迹优化与最优制导正面临新机遇。本论坛围绕航天轨迹优化及最优制导领域相关关键问题,着重探讨轨迹优化方法和先进最优制导方法,同时就新型计算方法和人工智能在轨迹优化与最优制导方面具体应用进行深入交流。
分会场主席:许 超、洪海超、陈 征
分会场秘书:张柔和
报告人:龙腾、余自权、程林、张洪波、唐小军、张柔和、史恒、陈浩、董伟、洪海超、蒋方华、梁海朝、马洋洋、张勃
分会场5:面向复杂航空/航天系统的协同控制、优化与决策方法
本论坛聚焦于未来航空/航天任务中的复杂(多智能体)系统的动态建模、分布式控制、协同决策与博弈、故障诊断、鲁棒与自适应控制、任务分解与执行优化等关键数学问题,汇聚控制科学、人工智能、运筹优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控制理论在实际航天任务中的落地应用,探索“机器人+控制+智能+航天”的交叉融合新范式,为我国在月球与深空探测等任务中实现高效、安全、自主的智能协同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路径。结合高超声速飞行器、深空探测器等实际应用场景,交流数学理论在提升系统可靠性与自主性中的创新实践。
分会场主席:常 晶、刘潇翔、陈 磊
分会场秘书:陈宇腾、詹博文
报告人:王永超、陈家喜、邵小东、赵宇、龚柏春、王博辉、贾世元、薛云涛、郭宗易、李亮、昌毅、胡权、王悦、杨辰、常亚坤、胡勇、郑荣濠
分会场6:面向6G的空天信息网络技术
在6G技术革新浪潮中,深度融合卫星通信的空天信息网络已跃升为全球科技战略竞争焦点。本论坛以“面向6G的空天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聚焦空基与天基网络架构创新、星地频谱高效共享协同、通感算一体化、先进空口技术突破、智能传输优化及内生安全体系构建、星间激光通信与高速数传等前沿领域,通过多维度研讨解析行业发展新趋势,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共同推动空天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支撑未来6G泛在连接与万物智联,赋能数字中国建设与全球信息社会发展。
分会场主席:陈忠贵、段崇棣
分会场秘书:袁 帅、赵毅寰
报告人:赵毅寰、庄建楼、王野、杨明川、黄勤、杨婉琛、王翔宇、张新定、李聪、雷磊、程子扬、黎薇萍、程潇鹤、高翔、赵泓光
— 会议注册 —
会议注册费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统一收取与开具发票。参会代表请在8月4日前通过链接https://s.csiam.org.cn进行会议注册。会议注册费包含会议费、会议资料袋(会议手册、胸牌、资料等)、会议用品等项目,会议期间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注册费用(元) | |
会员 | 2000 |
非会员 | 2500 |
学生会员 | 1200 |
学生非会员 | 1500 |
注:注册成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个人会员,可享受注册费减免优惠,注册会员请访问https://member.csiam.org.cn/后,点击“入会申请”。如需享受会员价,请提前3-4个工作日注册会员并完成会员费缴纳,注册个人会员使用的邮箱与会议注册系统的注册邮箱须保持一致。
— 会场及交通 —
会场名称:长春净月潭益田喜来登酒店
会场地址:长春市净月区永顺路1777号
会场简介:会场酒店位于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20余间多功能厅,总面积逾5,900平方米。其中,1730平方米的无柱会议厅可容纳1500人同时与会。会议中心可根据需求灵活布置,满足与会者的个性化需求,并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与商务支持。会场地处净月潭天然氧吧,坐拥亚洲最大的内陆森林(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毗邻著名的长影世纪城和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可为高强度会议提供清新舒缓的环境,具有不可复制的差异化会务竞争力。
交通方式: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会场:约47公里,出租车车程约50分钟;或乘高铁至长春站(长春西站)。
长春站-会场:约24公里,出租车车程约40分钟;或地铁1号线华庆路转地铁6号线至省博物院B出口。
长春西站-会场:约30公里,出租车车程约50分钟;或地铁6号线至省博物院B出口。
— 参展说明 —
在本次大会期间,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现场科研成果展示及路演活动,展示及路演内容涵盖参展单位在未来巨星座智能与应用、6G时代下的空天信息网络、先进空间智能控制与探测、空间飞行器动力学、碳中和遥感应用等多个方向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应用产品等方面。组委会将对所有报名展示及路演内容审核后统一安排场地及时段,为与会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动数学与航天交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 会议征文 —
本次会议围绕但不限于未来巨星座智能与应用、6G时代下的空天信息网络、航空航天协同控制与决策、空间分布式探测、碳中和遥感应用、航空航天中的先进数学理论与方法等多个方向主题征文,征文要求如下:
1、来稿未曾公开发表,符合大会征文主题,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图表清晰,结构完整,具有真实性和原创性,勿涉及保密内容。
2、可投稿全文或长摘要,利用Word进行排版,格式参见附件(论文模板)。全文篇幅5页以内为宜,长摘要字数600-800字为宜。
3、所有论文投稿通过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收录论文将在会议期间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并形成论文集,优秀论文将推荐到《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数学研究通讯》、《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等期刊上作为专栏发表。
投稿网站地址:https://s.csiam.org.cn/。
4、征文截止:2025年8月7日
— 联系人 —
程序、组织委员会(食宿接待,企业参展):
徐老师 电话:18744050302
程序、组织委员会(报告相关,宣传合作):
孙老师 电话:15201127005
专委会组织建设(会员入会):
纪老师 电话:15201017747
会议征文:
胡老师 电话:18813140146
CSIAM数学与航天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
2025年7月